English

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

建置中..
海商資訊
專業論壇
建置中..

簽訂兩岸經濟協議 奠定長遠發展基礎

 

簽訂兩岸經濟協議 奠定長遠發展基礎

    

 

 

商總張平沼理事長接受媒體專訪  對洽簽ECFA的來龍去脈說分明

 

       

2010113

 

 全國商業總會暨台灣服務業聯盟理事長張平沼,於113日接受年代新聞專訪,發表對洽簽兩岸經濟協議(ECFA)的看法。張理事長表示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,因此產生些許誤解。兩岸在2000年時加入WTO,但是WTO架構下的多邊協商不易獲得共識,欲達成決議曠日費時,雙邊談判反而快速興盛起來,諸如北美自由貿易區、歐盟、東協等都是區域經濟組織。FTA是一對一單純的協議,協商優惠關稅和進入門檻較易達成,目前全世界有266FTA,但對於兩岸來說有困難,因為大陸不承認台灣為國家,中共表明不可能和我方簽署具「國與國關係」的FTA,但內容可以類似,而我國不願和大陸簽具「港澳化」意涵的CEPA

 

        張理事長說,台灣靠外貿導向,在金融海嘯襲捲全球之下不能倖免,2009年情況最嚴重,經濟成長率約為-2.5%,展望今年,中經院預估成長4.45%,德意志銀行預測為6.1%,經濟大幅成長沒問題,但有迫切的隱憂。東協國家組織鬆散,東協+1後中國大陸掌握領導地位,規模宏大的東協常設辦公大樓就設在廣西省南寧市,彼此間關稅僅為0-5%,日、韓是台灣最大競爭對手國,若未來東協+3+6成形,我方繳付5-15%關稅,勢必無法與其競爭,關鍵是交易基準點不公平。若在同樣競爭條件下競爭力不如人,實在無話可說,這點一般大眾都能認同,倘若因關稅因素導致競爭輸人,民眾會埋怨政府為何不簽經濟協議!其實ECFA就是無法簽FTA而想出的辦法,如果和大陸做生意要課重關稅,將會有很多台灣工廠倒閉。台灣曾欲與新加坡簽FTA,但因中共反對而作罷,目前僅與中美洲5個邦交國完成簽署FTA,若加上正在洽談的加勒比海3國,貿易額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只不過0.187%,而世界主要貿易大國均未與台灣簽訂FTA。由於兩岸要簽FTA千頭萬緒,相關條文超過萬項,非在短時間內可以完成,故需先談「架構」,經濟部提出逾500項早期收穫,國內銀行、保險、證券、服務業都希望大陸開放給我方業者前往發展,對我方不利者則希望延長調適期,例如電機電子、毛巾、成衣、磁磚等產業,都期望延後開放時間,用於加強輔導、提升附加價值或轉型、轉業所需,以時間換取降低衝擊,經濟部已經編列10950億元經費輔導弱勢產業。然而簽署經濟協議必然有利與不利兩面同時存在,政府對不利的業者應輔導其成功轉型,例如襪子有廉價的一雙5元,也有高品質的一雙500元,生產高品質、高價位、有品牌、利潤高的產品,便能享有較高的利益。陸委會賴主委過去擔任雲林選出的立委時,政府就針對大陸毛巾低價傾銷課徵「反傾銷稅」作為制裁,未來我方仍可擁有反傾銷這把「利器」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媒體問到台灣若無ECFA將有何影響?張理事長說,面對東協+1+3,我廠商被迫繳納高關稅,境況就糟糕了,經濟上恐遭「邊緣化」,是個非常嚴肅且嚴重的問題。ECFA只是開端而已,未來還要繼續與各國洽簽FTA,只要與中國大陸簽署具有FTA內涵的ECFA,和各國談FTA就容易些,名稱不重要,重要的是內涵。兩岸簽署ECFA後,大陸沒理由反對台灣與國際協商簽署FTA,台灣有了ECFA才能融入國際社會,也才能立於公平競爭的地位,若不打破大陸這道「藩籬」,台灣恐怕會變成孤島。當然所有問題不能全盤一次解決,「不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進口」及「不開放大陸勞工來台」承諾,是兩岸的默契,也將繼續維持不變。張理事長指台灣產品創新力強,在國際市場極具競爭力,IC產品世界知名,只要不被政治束縛,必定會有很大生存空間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台灣從早年農業、手工業、加工業到現在高科技業,轉型過程非常成功,也締造了舉世稱道的「經濟奇蹟」,國內不少服務業比東協和大陸優秀,政府和業者應思量如何讓優勢更加發光發熱。國內磁磚業大多前往大陸設廠,簽署ECFA後進口的仍多是台商產品。在提高價值方面,常被人舉例的法蘭瓷(FRANZ)是文化創意典範,其他業者可研究如何做得更精緻,增加更多附加價值,就不怕外在競爭壓力了。台商有毅力、有好點子及創新、設計能力,政府若大力輔導,將可造就更多的「法蘭瓷」。如何做好產業創新?張理事長指出人才是重點,台灣人才素質不錯,但專業則需加強培養,才能設計、製造更具創意的產品,各國好的行銷方式應加以學習,重視創意、品牌和行銷,發揮統合性的戰力,則台灣經濟不會悲觀,只要產業明確方向,台灣迎戰未來絕對不會輸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對於ECFA議題,國內各界意見頗多,正反兩面的聲浪都有,這在多元化社會實屬正常現象,唯有深入探討才能瞭解得更深刻、更正確,張理事長期盼大眾多些認知,以凝聚共識,使國家發展繼續朝正面方向前進。

 

2010113-2